“地也平了,池子也大了,耕作更轻松了,钱包更鼓了,以后就跟着东方干了”。第一场雪后,五常的大地开始上冻,但孙淑珍还是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今年是个好年头,通过承包经营,赚个20多万还是不成问题。
孙淑珍,是五常市常堡乡中华村的一户普通农民。2013年承包的水田,被一场大水淹了,颗粒无收。除去自己投资的钱,还欠下30多万外债。就在这一年,她通过把自家的土地流转给东方粮仓,一次性获得土地流转金50余万元,不但还清了外债,而且还用剩余的钱又承包了流转后的土地。
在东方粮仓总裁辛赵升眼里,孙淑珍富了既不是偶然,也不是个案,而是东方粮仓创新农业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结果。如今种水稻有奔头:“大气候”是中央一号文件都在讲扶持农业农村发展,国家及省市出台的补贴政策含金量不小;“小气候”则是东方粮仓在家乡建设农业高科技园区,发展现代农业。“以前一家一户小面积、小农机耕作,现在是大型农企参与、大户经营、高科技研发、大型农机高效作业已成家常便饭了!”辛赵升信心十足。
创新升级打造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必须把农民利益放在最前面
东方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宏伟说过:“我们发展的不是传统农业,如果只为做一个粮商,一年几百亿销售额,东方集团可以不进入这个行业。因为我们承担着国家使命,这个使命就是要通过我们企业这个载体把党和国家的意志传播下去,并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体现出来。”党和国家的意志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实现农民小康。由此,东方人有了一个新梦想,那就是打造具有东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领军企业,带领家乡的农民尽快富裕起来。为了这个梦想,东方粮仓正在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现代农业生产服务商转型,目标是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在广袤肥沃的东北大平原上,农业现代化必须实现规模经营、大型现代化农机作业、高效科技投入、高素质农工经营。为此,东方粮仓通过土地流转,走出了土地规模经营的第一步;通过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为引领农民走高科技农业发展道路做出了“眼见为实”的示范;通过农业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文化素质和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能力,并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探求中,始终把农民利益捧在手心,保证农民增收已成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前提。
土地流转使农民获得“业主”和农业工人的双重收入
2013年,东方粮仓在五常市试点土地流转,首期流转13000亩土地,涉及两个乡、6个村、1100多农户、近4000多人口。在确定流转方式、价格、付款方式、流转后农民安排等关键环节上,东方粮仓画出了必须确保农民长远利益这条红线,得到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对于有能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民来说,他们不仅有了一份旱涝保收的固定收入,而且可以从土地中完全解放出来,毫无后顾之忧地外出务工,更好地在城市经商、创业、安家等。而对于不愿离开农村或无能力进行二、三产业的农民,他们可以在流转后的土地上继续务农,反过来又受雇于东方粮仓,成为我们的农业工人。同时,企业种植经营每亩650多元的劳务费,总计740余万元也由当地农户获得。由于千方百计为农民着想,确保了农民的短期和长远利益,因此土地流转进展十分顺利。前面讲到的孙淑珍就是在土地流转中明显增收的农户之一,用她的话来说:“就像是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一样。”
通过建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引领农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五常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位于“中国优质稻米之乡”五常市卫国乡长安村,始建于2011年,是东方粮仓与五常市政府合作建设的农业高科技示范项目,该园区占地面积16.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了浸种催芽区、智能大棚区、综合办公区、农机服务区、良种试验示范区等功能区。2013年,园区通过土地流转试点,成为在五常优质稻米核心产区获得土地经营权的最大企业。高科技示范园区集水稻智能浸种催芽、智能化大棚集中育秧、精细化田间种植管理、大型农机化服务于一体,推进水稻种植规范化、标准化,并在此基础上高标准建设以有机水稻为主的水稻科技服务厂区、主体育秧工厂、水稻技术推广展示区等,使示范园区功能更加完善,已成为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之一。
新型经营主体的崛起,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支撑。农机操作、农资配送、栽培收割、施肥喷药……如何将行业优势整合为服务优势,帮助新型主体节本增效,五常农业示范园区走在前列。五常示范园区建立农业服务队,对接12家农民承包户,提供从育苗到收割的一站式服务。占地面积8.64万平方米的88栋智能育秧大棚、可保证20万亩优质水稻生产用芽种的智能浸种催芽,每小时作业量1000亩的植保旋翼机也都派上了用场。在智能化大棚,我们曾看到了农户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在一望无际的田地里,农户们曾驾驶着收割机收获着增收的喜悦。这些承包土地的农户大多都是土地流转户,他们说,土地流转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收益,新技术的运用也给他们带来增收。“给我最大感触的就是集团大规模进行水稻种植的标准化和机械化。泡稻籽时候统一浸泡,电脑程序控制各阶段的温度、时间,严格控制药剂浓度,一切都是标准化,保证芽齐、芽壮。机械播种确保密度一致、机械覆土确保厚度一致,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今年从人工费用上节省下来的钱就有6万左右,变成了净利润。”对于示范园展示和集团推广的农业高科技技术,农民承包户于文富不由得心服口服。五常市政府领导对于前来参观考察的中央和省里领导也毫不掩饰心中的自豪:示范园区已成为五常市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展示窗口,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五常大米品牌效应意义巨大。
流转后的土地建成高科技绿色种植基地、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为生产优质东方香米产品提供了原料保障。今年年初,示范园区通过取样测土结果做出种植经营规划:一是6000亩作为有机种植田,二是2000亩作为标准化种植展示田,三是5000亩作为种子繁育田。
大面积稻田在手,从种子繁育到水稻收储,实现了高品质大米的全程质量把控。“以前自有稻田少,与农户签订单,收来的水稻品质良莠不齐,保证大米产品质量难度很大。现在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全程把控质量。”东方粮仓总裁辛赵升说。东方粮仓采用的“统一种子、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的规模种植模式,改变了当地多年的稻米传统种植方式。有机田不施化肥,不用农药,采取人工除草,全程有机化生产出的水稻每公斤市场售价是普通水稻的数倍。依托规模化种植,现代化管理逐步走进田间。目前,东方粮仓已开始探索将病虫害测报、田间水层管理等多种传感器安置在田间地头,组成监控网络采集农田实时信息。以往田间灌溉、施肥、打药等凭经验“模糊”执行的种植环节,将由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精确决策。种植的智能化、科学化,推动的是整个粮食体系的质量提升、资源节约和成本降低。
通过提高文化科技素质增强农民致富能力
东方粮仓为了提高农民文化科技素质,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农业技术推广应用,将先进技术分享给农户,使更多农户从培训中受益,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自今年年初以来,先后在五常市常堡乡、卫国乡召开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会8场次,现场会20余场次,技术讲座10多场次,安全教育培训4场次,培训农户2000多人次。通过传播以现代科学技术种田的观念,增强农户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作业意识,改变了过去落后的传统农业思维,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自觉运用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能力。离秋收还有半个月,示范园区总经理王国臣就开始组织农机驾驶员培训,保证示范田稻谷及时收割交售。“铁手一上场,马上谷满仓。”“铁手”是农户对联合收割机的别称。“比起人工收割,每亩能省一百多元,田间损失也低得多。”王国臣“经济账”算得精。
产学研结合形成生产优势,社会化服务带来科技红利。五常示范园区采取“科研院所+专业合作社”模式,引进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粮食学院等单位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建立院校实习基地,对农业相关项目进行科研。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
东方粮仓建设全产业链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民致富中实现创新发展。近年来,在五常、方正、肇源三个优质稻谷主产区投资设立了现代化的稻谷精深加工园区,创建了优质水稻种子繁育、精细田间管理、农业高科技种植示范园区、新产品研发、稻谷精深加工、品牌优质米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经营管理的商业模式。
感慨于东方粮仓,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冯海发对东方粮仓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建设万亩标准化示范田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东方粮仓以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引领示范,着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东方特色的惠农富农工作之路。
东方粮仓组织五常当地村干部、农户参加种子繁育田观摩大会